登陆注册
2555

审视《投名状》中的细节与真实历史对比,电影水平究竟如何?

娱乐天地2023-05-08 12:09:100

陈可辛导演的《投名状》是一部类似《英雄本色》的江湖片,一切历史背景都只是烘托,张彻导演的原装正版电影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眙被张文祥刺杀的“刺马案”—也只是点缀。

他在全片没有说“太平天国”一词,只是说“太平军”,电影对太平欲语还休的描述,对起义的若干美化,都不易得到影评人赞颂,唯有期望大家谅解,并将还原历史的责任,交给其他人。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妨来审视《投名状》中的细节与真实历史对比,看看电影水平究竟如何?

《投名状》三兄弟感情改变的转折点,源自他们围攻苏州后杀降的故事,这大概是受到李鸿章经手的苏州杀降事件的启发。

根据史实,李鸿章的准军围攻苏州前,先由太平天国降将程学启负责谈判守城四王四将,让他们杀掉忠于太平天国最后台柱忠王李秀成的“王”谭绍光,开城投降。

这批降将都不是太平天国起义时的广西旧人,而是太平天国立国后才加入的两湖乡里,李秀成其实也察觉到他们有反意,只是不为已甚,甚至明言不妨各走各的路。他们投降后的事迹众说纷纭,一说立刻被杀,一说献城后居功自傲,和清廷讨价还价,才被李鸿章集体处决,以做效尤。

虽然没有像《投名状》那样整城士兵被杀,但也有一半部属被株连。《投名状》演绎杀降之举为必要之恶,大哥以“他们是兵”解释行为,认为士兵被杀毋须讲求人道,他是为杀降寻找理论基础。

讽刺的是,“他们是兵”在西方正是不能杀的原因,这是骑士精神和《日内瓦条约》的基本保障,就算“他们不是兵”也不能杀,因为受平民法保护。

《投名状》的太平军形象不俗,造型活像天神下凡,也默认了他们境内能进行有效管治,特别是苏州守将黄文金,更是全片唯一的英雄人物。这位黄将军史上真有其人,也是太平天国起义初期的广西元老之一,不过并非苏州守将,晚期出现,在中国近代史也难得一见,相当超现实。

这些还只是硬件问题,更严重的还是太平天国的管治方式,究竟是仁治,还是苛政,这就是《投名状》的禁忌了。

即使是理应偏帮电视剧《太平天国》,也通过清人之口讲述诸王王府建得比大清皇帝更华丽,连声望最高的忠王亦如是,弄得民穷财尽。当时诸王的“王娘”数目动辄数十,全部以数目字编排,像一个个私人夜总会,系统严密得令清军上下叹为观止。

《投名状》无疑做了不少历史资料搜集,但始终难以凸显时代的真实,原因是真正的太平天国硬景,拍出来只能变成喜剧,而且还是王晶式的80年代港产喜剧。

从电影可见,就算太平天国治下百姓要挨饿,其首领总部的派头还是挺讲究,“天京”的气派亦俨然一国之都,那支太平军更是阵容齐整得出奇。电视剧《太平天国》刻画的“小天堂”,更是一片金碧辉煌。但只要我们读过亲历太平天国的各类洋人的笔记,就会发现:这个政权的一切建设毫无国家风范,和步入衰败的清朝相比,还要相形见绌得多。

例如洪秀全的王官只是以廉价镀金装饰,在汗水、雨水和闲杂人等的腐蚀下,早就成了一片黑黄。官内绘上的龙画工粗糙,不久就剩下一团邪恶的黑影。王官四周满布剩余的建筑材料,地上痰渍处处。

那些太平天国新贵们出巡时又极爱穿金戴银,特别是俗不可耐的阿婆式金银手镯,暴发味道浓厚,却又坚持老农式赤脚生活(《投名状》中苏州守将的赤脚造型是真实的),有时又穿上木屐。他们的军服基本上就是戏台的戏服,造型比八国联军更让人失笑,充分反映了陶杰所说的“小农DNA”。

《投名状》的结局,说清朝的剿匪将军被鼓励要互相制衡、互不合作,这明显有历史根据。

清廷压制太平天国初年,正规军绿营兵经营的江南、江北两大营和曾国藩自行招募的乡勇新军体系互相仇视,满汉将领分歧严重,后期的曾国藩和又名“败保”的满人大将胜保是公开的多年宿敌,胜保后来更因对捻军作战时“纵敌误国”而被赐死,可见朝廷的猜忌并非只针对汉人。

本来和汉人军队抗衡的,还有蒙族大将“僧王”僧格林沁,他在大沽口击退英法联军而名震西方,在西方世界比曾国藩更知名,可惜还是“逆转胜”不了,在太平天国覆亡后死于捻军之手,自此满蒙嫡系军队已不成气。

慈大后担心湘军尾大不掉,暗中鼓励左宗棠、李鸿章等自立门户分庭抗礼,对此曾国藩心知肚明,唯有像庞青云一样“如履薄冰”。虽然慈禧有意压抑地方的势力,也厚着脸皮收回了咸丰帝当年“攻克南京者封王”的圣旨,但她对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个人操守还是大致信任的,对他们的能力更是衷心欣赏。

总之,《投名状》有太多引而不发的情景,令主角三人的兄弟情缺乏了合理的时空维度,颇有被掏空了的不真实感。一切电影不便说得固然意外,但对观众来说,却是意犹未尽。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