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6

审视《偷自行车的人》中的细节,分析其中父亲、儿子的性格特征

娱乐天地2023-05-08 09:35:400

大多数世界名片都有明星大腕的参与,依靠明星效应吸引观众,再加上出色的演技获得好评。但是,有一些电影却“反其道而行之”,最后依然大获成功。在这些电影中,《偷自行车的人》就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特色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大胆使用大量的非职业演员。

《偷自行车的人》的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曾经透露,影片拍摄初期,一位美国人表示可以提供数百万美元的投资,但为了保证影片的票房,要求必须由著名演员加利·格兰特出演主人公。

然而如我们今天所见,里奇的扮演者不是职业演员,而是一位当时真正处于失业之中的工人朗培尔托·马齐奥拉尼,据说拍摄结束后他又回归了失业工人的现实角色。拒绝了这样一笔大款项,正是为了选择一个合乎心意的非职业演员,从中不难看出导演在角色和表演上十分坚持自己的想法。

片中妻子玛利亚和儿子布鲁诺的表演者也都从未经历过专业的表演训练。这样的选择是电影史上的一大创举,非职业演员的参与能够使表演更具真实性,巧妙地结合起生活与艺术,使得影片更具感染力。

不仅如此,影片中的很多对白都是非职业演员依靠其深切的生活体验即兴创作而来的。维托里奥·德·西卡还曾亲自上阵教演员表演,在每一个动作、台词中追求质量,最终成功塑造出许多鲜明生动的角色。

审视《偷自行车的人》中的细节,分析其中父亲、儿子的性格特征。

片中的主人公里奇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

当他为没有自行车而苦恼叹息的时候,妻子一边有些埋怨,一边却果决地将自己的嫁妆当掉,换来一辆宝贵的自行车一有了自行车,就有了工作和收入,生活也有了盼头;在与当铺交涉的过程中,夫妻俩同时为多得到的五百里拉舒了口气;

买自行车时,里奇表现出十分的紧张,一直强调着“是那一辆”;等到他终于拿到属于自己的自行车,眼睛却怎么也挪不开了,生怕这宝物消失了似的;车被偷走了,里奇坐在梯子上眼神茫然,似乎在想即将变好的生活可能就这样变成泡影了;当找回自行车的努力一次次失败以后,里奇竟也决定去“通灵者”那里寻求帮助,这原本是他极其不屑的。

找到小偷里奇本是理直气壮的,却在人群中慌了阵脚,任其推来搡去;指控小偷不成,绝望的里奇忐忑地做出偷车的决定,却在慌乱中很快被抓住了。这一切微妙的情绪变化,都在主人公的表情与动作中巧妙传神地表达出来,给观众呈现出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影片表演的独到之处正是在于对小人物的精妙刻画一大人物的痛苦可以撼天动地,小人物的无奈和绝望则更能打动人心。

里奇还是一个有些大意而笨拙的父亲。他不太懂得照顾小布鲁诺,总是急匆匆走在前面,连布鲁诺摔倒都不察觉,孩子每次都自己迅速爬起;想要弥补委屈的儿子却又不知所措,甚至用竞选的事情打开话头,实在是有些笨拙。

然而他始终是爱着孩子的,用一顿“大餐”让小布鲁诺重新快乐起来;无计可施生出偷车念头的时候,里奇想着尽力维护自己作为父亲的形象,试图将布鲁诺支走,却最终在儿子面前丢丑。他的笨拙,更显出一个普通劳工无力掌控生活和维护父亲形象之间的激烈冲突,使人揪心不已。

相比之下,小布鲁诺显示出超越年龄的品质,让人顿生怜爱。

看到新车他爱惜极了,对任何一处瑕疵都不放过,那眉头紧锁挥舞抹布的严肃模样,俨然一个小大人;离开房间前,他甚至细心地为睡在床上的妹妹关上窗户,这是作为父亲的里奇都没有考虑到的;父亲迟到了半个小时,他不仅没有任何埋怨,反而懂事关切地询问起自行车;

寻找自行车时,布鲁诺仔细地听着父亲朋友的分配,不住点头,生怕错过什么指示就找不回来了;人虽小可找起东西来毫不含糊,和父亲一样皱起眉头不放过任何一个零件;就算是和父亲闹别扭了,也还是听话地穿起夹克,站在桥下等待;听到“每月要挣一百万才能吃到那些”的话时,他似乎突然意识到什么,紧张地放下手中的面包。就这样,一个懂事乖巧的儿童形象在小演员传神的表演中呈现出来。

布鲁诺还是一个善良机灵的孩子。单纯的他不能理解成人世界的诡计和欺骗,用真诚理解一切,因此他会质疑父亲为何不让老人喝汤,就算匆忙也在教堂里虔诚地行礼。这样清澈的心灵却遭遇到现实世界的惩罚一老人狡猾地逃走了,父亲更是打了他一巴掌。就算如此,他仍旧不改天真可爱的本性,一顿好吃的就哄得他十分开心,甩着围巾意气风发了,随后密切地关注着大人之间的谈话,对即将到来的大餐期待极了。

布鲁诺小小的,小得让人心疼,然而他却始终那样温暖地在父亲身旁,倾听父亲并给予支持。为了节省时间,他机敏地为父亲争取到更早与“通灵者”交流的机会,无论旁边大人怎样拉扯都不惧怕;追踪偷车贼的场景中,若是没有小布鲁诺及时找来警察,里奇或许会遇到更大的困境。

电影末尾,沉浸在悲伤中的父子二人,就在黑压压的人群中,留下了渐行渐远的背影。至此影片结束,而这对父子相依相伴的情景却留在了观众脑海中。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