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93

热闻 | 10后爆款名字“子涵”刷屏,“子涵体”怎么火了?

娱乐天地2023-12-11 13:45:220

最近,你一定在评论区见过一个名字——"子涵"。

在猫咪进食的视频底下,有网友问"老师,我家子涵怎么不吃饭?"

幼儿园小朋友跑800米,有网友问"老师,我们家子涵为什么没跑第一?"

"老师,以后800米这种活动我家子涵就不参加了"

全网都在关心"我家子涵",看得人摸不着头脑。

"子涵"到底是谁?

其实这个梗来源于一张网传图。

截图内容显示,因为自家孩子上学被蚊子咬了一口,图中的子涵妈妈在群里对幼儿园老师兴师问罪,甚至质问“为什么不咬其他人?”夸张的言行看得网友有点懵,又有点好笑,还有点血压高。

虽然无法证明这张聊天截图的真实性,但“子涵”却一举成名。

网友“恶搞”造句

只要自己的孩子受了一丁点委屈,就要找人算账,这些家长的种种行为举动,近期演变成一种网络流行梗。

网友根据“发疯文学”(一种抓狂的、胡言乱语的情绪发泄方式),创造了“家长文学”这个说法,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跟风玩梗。“子涵妈妈”事件一出,各式妖魔鬼怪的评论接踵而来:“老师我家子涵为什么坐在最后面”“老师我家子涵以后不参加这个活动了”“为什么我家子涵拍照只有半张脸”等等。

网友评论:我就叫子涵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我就叫子涵”,在网络上出现了大批撞名现象↓↓↓

“子涵”虽火但重名率不是第一名

子涵,2023年大学新生的爆款名字。高校统计数据显示,武汉大学有18个叫子涵的新生,东北师范大学也有12个。这个名字的年龄跨度很大,现在小学生里叫子涵的也不少,一个班里还会出现不同的子涵、紫涵和梓涵,真是一声“子涵”三回头。

公安部数据显示,给“10后”起名,重名率最高的男女名字分别是浩宇、浩然、宇轩,欣怡、梓涵和诗涵。而网络爆火的“子涵”排在了男名第十和女名第五的位置。

为什么全网都在笑“我们家子涵”?

在玩梗背后,其实是更夸张也更荒唐的现实,就是家长们过度的“爱子之心”。

有家长在照片里没看见自己的孩子,或者孩子没有站在C位,就怀疑他是不是被欺负了。就连孩子在学校水喝少了,家长也会训斥老师不负责任,没有及时提醒孩子喝水。这都是媒体公开报道过的案例。

早在今年4月,一位家长在某论坛发帖,称发现孩子学校周边的小卖部售卖大量垃圾零食,认为对学生健康不利。于是他找到老板软硬兼施,限制货架上“不健康”的零食,还暗示自己认识工商局工作的人。

整个帖子言语间充满了正义和自豪感,他认为这样可以保护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健康和利益。

今年8月,又有一个很离谱的热搜——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孩子买回来的一款韩式泡泡雪糕包装形似“避孕套”,质疑这种包装和雪糕的吃法会误导孩子。厂家只能紧急出来回应,“专利产品,已经生产销售20年”。

有媒体表示,这种过度的“爱子之心”,为家长的过度干涉提供了太多借口,最终只将自身的浅薄与虚弱表露无遗。

媒体评论:话语狂欢背后是对过度保护的拒绝

潮新闻报道称,“子涵体”之所以出圈,有对“巨婴家长”的讽刺,也有对教师压力的同情。从一个蚊子包展开连珠炮的追问,透露着小题大做的荒谬感,背后却是家校沟通的边界问题。

对“子涵体”流行的现象,红网也曾评论“这看似是荒诞的段子,荒诞的网络狂欢,实则却是荒唐的现实的真实体现。”家长自身情绪不稳定、看到孩子受到一点点小伤都要用激烈的言辞、无理的质问兴师问罪,把教育和保护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老师,让学校老师苦不堪言。爱护孩子显然不是问题的根源,错误的、过度的保护方式才是。在这样的过度保护之下,老师夹在其中难做,孩子也很难在这种“畸形的爱护方式”中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熊孩子”或许就是这样一步步培养出来的。

“老师我们家子涵”怎么火了?这种网络话语狂欢现象的背后,家长们也应当适时反思一下,不要被无底线的溺爱蒙蔽了双眼,拒绝过度保护的方式,也是在把孩子往正确的道路上引导。

(来源:综合正观新闻、红网、潮新闻、微博评论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