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90

她要坐牢?这瓜也太炸裂了

娱乐天地2023-11-09 20:48:580

明星离婚互撕,早已见怪不怪。

像潘粤明和董洁、大S和汪小菲等昔日的模范夫妻,眨眼间就反目成仇。

种种抓马大戏,每次都能刷新三观。

但,没想到还有更夸张的。

竟然到了坐牢的地步。

前不久,福原爱遭前夫刑事控诉。

或面临2年以上,20年以下监禁

一时之间,全网炸了锅。

有人斥责前夫绝情,送孩子妈入狱的操作闻所未闻;

但也有人认为,福原爱有错在先,这样的结果是咎由自取。

到底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鱼叔想到了一部电影,从离婚纠纷到舆论环境,与此事有诸多相似之处。

导演茹斯汀·特里耶,刚拍出了年度神作《坠楼死亡的剖析》。

这部旧作中,同样不落俗套地观照了婚姻问题。

或许能借由这部片,帮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

福原爱与江宏杰的离婚纠纷,之所以升级为刑事案件。

原因出在孩子的问题上。

自两年前,传出婚变后不久,他们为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开始了漫长的离婚官司。

法院最终判决,孩子抚养权归男方

但后续,福原爱没有履行判决结果,执意带走了孩子

江宏杰曾召开记者会控诉福原爱彻底失联,导致他一年多没见到孩子。

最近又有报道称,江宏杰已经向警视厅提出刑事控诉,警方已经受理。

一旦定罪,福原爱恐将背上诱拐未成年的罪名,面临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她这边也回应,已经找好了律师,做好了应战准备。

这部电影中,男女主的情况也差不多。

因为孩子的缘故,两人婚后陷入了无休止的拉锯战。

原本,他们的离婚官司早就尘埃落定。

法院判决,两个孩子都归母亲抚养。

只允许特定时间,在母亲在场的情况下,父亲可以探视孩子。

但,父亲却无视法院裁决。

不仅没有在规定的探访时间前来,还偏挑女主不在的时候上门。

在女主明确拒绝之后,他也执意不离开。

在楼下反复徘徊,透过窗窥视屋内动静,还不断向女主家打骚扰电话。

保姆耐不住他的软磨硬泡,放他进了门。

只见他大摇大摆地冲进房子里接触孩子。

还大加指责保姆没有照顾好孩子。

保姆只得向女主打电话求助。

随后按女主的要求,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离开家,去女主的工作地点与其汇合。

这更加激怒了男主,他情绪激动地谩骂这一切。

最后直接动手,在光天化日之下抢走孩子

还为此打伤了劝和的路人,当即被警方带走。

一旦被起诉,就要面临牢狱之灾。

其实看到这里,鱼叔有点不理解。

就像关于福原爱事件的争议中。

很多人也表示了同样的困惑——

如果不满意裁判结果,为什么不能好好沟通协商,或者靠法律手段夺回孩子的抚养权。

而是选择公然蔑视法律,直接抢走孩子,为此还故意搬家,与前夫彻底断联。

逼得孩子父亲动用刑事手段,让她的处境越来越被动,这岂不是得不偿失呢?

这部电影中,男主的律师朋友一开始也持有这样的态度。

他觉得明明是很简单的问题。

既然法院已经做出了裁决,要么服从裁决,要么用法律手段改变结果。

非要剑走偏锋,就只能自食其果。

「你搞砸了,就这么简单。」

在男主的恳求下,律师朋友跟着他去了女主家作协调。

交流一番后,才意识到事情远比他想象中的更难办

男女主一见面就吵个不休,根本无法正常交流,怎么劝都劝不动。

耐着性子听下来,又觉得双方都说得没有问题,每个人的做法都情有可原。

男主不再是一个「强势的前夫」,成了「委屈的父亲」。

他解释,法律规定的探访日他有事来不了。

只因实在太想念孩子,只好次日上门,并且也提前给女主留了言。

为此他精心挑选了花束和玩具,他只是想单纯地履行一个父亲的义务。

哪知,女主完全不让他见孩子,还到处说他要「绑架孩子」。

他后来发现,保姆居然把孩子带到街上。

时值总统大选决战日,街上挤满了示威游行的人。

他觉得孩子还那么小,出现在这种场合太危险了。

但尝试与女主和保姆沟通都未果。

他无计可施,愈发焦虑,最后决定自己带孩子回家,结果当场被扭送进了警局。

别提多委屈了。

女主也不再是「自私的母亲」,而是「担惊受怕的弱女子」。

她没有绝情到不让孩子见父亲。

但在探访日,她等了整整一天都没等到前夫。

因为工作太忙,她也没有看到对方的留言。

她的工作是电视记者,大选日必须奔走在一线做实时报道,这是最忙碌的时候。

所以她当日早早离开家,把小孩托管给保姆,悉心交代了一切事宜。

特别提醒他,不要让前夫进门,为此还委托了邻居帮忙。

原因是,之前,前夫因为孩子曾大打出手伤过人,还进过精神病院。

她一直担心对方情绪失控,伤到小孩。

所以后来,一听保姆说前夫回了家,就马上要求保姆把孩子带到自己工作地点附近。

哪怕那里人流量巨大,她还是觉得前夫更具威胁性。

在二人的争吵中,鱼叔注意到一个反复出现的信息——

影片发生背景是法国总统选举日当天。

数不清的人走上街头参与游行队伍。

人们站在不同立场,声明自己的主张,为自己的权益而战。

这不仅为孩子争夺战提供了同样混乱的发生空间,也提供了一个特别的切口帮我们去理解这段关系。

正如不同政见者的对峙,他们的症结不是对错问题,而是立场问题

他们都将孩子放在第一位考虑问题 ,但他们又早已各自为营,就注定会走到两相对立的境地。

影片从头到尾都在营造一种失序嘈杂、混乱不堪的氛围。

室内,孩子啼哭不止,玩具散落一地。

保姆、母亲都心力交瘁,耐心磨尽,找不到一劳永逸的解决途径。

室外,人们争执不休,口号代替观念。

女主的采访镜头下,人们各执一词,相互攻讦,充斥着怨愤和戾气。

无论是私人空间,还是公共领域,缺失的都是「理解」

人与人之间,丧失了平和对话、平等沟通的可能。

男女主之间,无法心平气和交流。

为了孩子这一目的,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握住对方的把柄。向昔日爱人放出冷箭。

和福原爱的情况一样,他们很难靠私下协商和法律手段变更抚养权,才会陷入极端境地。

电影中的世界,更无异于一个巨大的回音室。

每个人都在呼喊,都在控诉。

但在喧嚣之中,人真正听到的不是他人的声音,而是自己的回声。

所有的争吵,不过只是在一遍又一遍地强化着自己的成见。

像律师朋友,以及鱼叔自己,一开始都坚信问题出在男主身上。

而当目睹二人相处的现实时,看法才开始发生动摇。

具体的生命经验和复杂的理性思辨,才是帮我们真正开启理解之门的钥匙。

如若无视这些,任由立场高于一切,就会习惯性地站队,以固有的印象作出简单粗暴的审判。

就像导演茹斯汀·特里耶在她的新作《坠楼死亡的剖析》中描绘的那样。

女主角的双性恋取向曝光后,立刻被扣上了滥交、勾引、私生活混乱的帽子。

偏见成了最好用的武器,它可以操纵舆论,甚至扭曲真相。

现在围绕福原爱事件的讨论声也很相似。

有人从性别的角度,无条件站在女性、母亲这一方;

有人拿出轨说事,觉得作为过错方的福原爱没有资格争取抚养权;

更多的则瞄准了地域因素,嘲讽台湾人。

实际上,每次一有明星离婚,都会引发类似讨论。

扑朔迷离的新闻碎片,会被不自觉地拼凑出完整的叙事。

有豪门梦碎的大女主故事,有出轨背叛的狗血爱情故事,有被现实磨损激情的庸常故事……

一如片中不同党派的主张,一旦一开始就定好了叙事基调,便会选择性忽视异样的声音。

人们沉浸于自己编织的故事里,为假想中的角色不甘、遗憾或心碎。

与其说是真正关心他们。

更像是借是他们的战争,巩固自己的信念。

但就如苏珊·桑塔格所言:

「当问题涉及观看他人的痛苦时,任何“我们”都不应被视为理所当然。」

比起自我满足于有限的成见,我们更需要的是看见和理解他人的复杂。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