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95

2015年,大衣哥一怒之下晒出全村人借条,撕下村民最后遮羞布

娱乐天地2023-11-09 14:41:380

文:YUN

编辑:鸡博士

2015年,朱之文在接受《闫虹访谈》采访的时候说:自己借出去将近100万,一分钱也没有收回。

在电视节目《星光大道》中,曾经走出过好几位家喻户晓的“平民明星”,大名鼎鼎的“大衣哥”朱之文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这位貌不惊人、出身平凡的农村大哥,凭借傲人的歌喉、踏实的作风、质朴的性格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并且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可是,在名利双收之后,朱之文却过得并不快乐,甚至还招揽了不少是非,一度被逼得淡出了公众视野。这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也成了观众心中难解的谜团。

直到2015年,忍无可忍的朱之文再度出现在镜头前,并且亮出了一张张乡亲的借条,这才让人们明白了他的无奈与苦衷。

那么,这些借条到底有着怎样的来龙去脉,朱之文借出去的钱又是否都收回来了呢?

有人说:“在当今时代,真正有才华的人绝不会被埋没”。

的确如此,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高度发达、各种资讯飞速传播的网络年代,哪怕一个人生活在偏僻的山村中,但只要他有一技之长,就依然可以通过一方窄窄的镜头让全世界看到。

而“大衣哥”朱之文,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

朱之文是地地道道的山东菏泽人,20世纪60年代末期,他出生在当地一个非常贫穷、偏僻的村庄之中。至于他本人的家境,更是窘迫到了几乎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

这样的人生开局,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困难重重,可是上天似乎还是不打算放过朱之文。

在他才10岁出头的时候,父亲就患上了一场不治之症撒手人寰,这也让本就家徒四壁的朱家雪上加霜。

为了补贴家用,小学还没毕业的朱之文就只能摘下书包、拿起锄头,去田地里谋生计,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干了好几年。可是,即便他做出了这样的牺牲和努力,家里的条件还是不太好。

在16岁的时候,为了谋求一条出路,朱之文选择成为一名“北漂”。

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没有学历、人脉的朱之文也只能做一名辛苦的农民工,不过好在收入的确高了不少,他不光能够养活自己,还能按时寄些钱回家奉养老母亲。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虽然长期在大城市打工,但这里的灯红酒绿不可能属于朱之文。好在他也有自己的消遣方式,那就是唱歌。

虽然老天对朱之文十分苛待,但还是给了他一副好嗓子,让每个听到他歌声的人,都会沉醉其中。

唱得多了,朱之文也就慢慢有自信了,再加上当时正是选秀节目爆火的时候,朱之文便在身边人们的鼓励下,参加了《我是大明星》的山东唱曲的比赛。

这一年朱之文已经四十二岁,满脸沧桑质朴,身穿一件军大衣的他站在一众年轻靓丽的选手中显得非常格格不入。

但是,当他拿起话筒放声歌唱的时候,人们还是立刻忽略了他的外表。

在这场比赛中,朱之文演唱的是经典金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他浑厚的嗓音、充满穿透力和故事性的音色,都跟这首歌的曲风十分契合。尤其是他身穿一袭朴素军大衣的形象,更是十分吸引眼球。

在节目播出后,“大衣哥”朱之文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火遍了网络。接着,朱之文又趁热打铁,一边参加了《快乐大本营》等热门综艺节目,一边又继续在许多歌唱比赛中现身,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等到来年的时候,朱之文甚至还被邀请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这下子原本只在网络上热度很高的朱之文,真正来到了全国人民的视野之中。

人们在得知他的成长经历之后,更是对其十分钦佩,各种商演、代言也是接踵而至,让朱之文很快便名利双收,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从要靠着日以继夜的辛勤劳动换取收入的农民工,到商业价值惊人、轻而易举就能赚到的钱大明星,身份的转换、财富的增加,很容易让人一个迷失本心。

但是一生经历过不少磨难的朱之文却格外按得住性子,他不但没有变得浮躁,反而还愈发的低调踏实,并且希望能用自己的成就去回馈生养他的家乡——朱楼村。

在回到朱楼村之后,朱之文觉得这里之所以如此贫穷、落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交通太不方便,导致与外界的交流受到很大限制。

于是,朱之文大方地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了一部分来给村子修路。等到大路通畅之后,他又修建了小广场一类的公共设施,来方便乡亲们的生活,捐出的款项总共达到了百万元以上。

做下了这么多好事的朱之文,满以为会迎来大家的夸赞和感谢,可是他完全想不到的是,一场噩梦正在慢慢降临。

有一天,有一位老乡来到朱之文家里,说自家孩子要去北京上大学,学费和生活费还没有着落呢。言下之意也很明白,当然是想借钱。

朱之文自己吃够了没文化的苦,便格外重视孩子的教育。于是,他爽快地拿出了一笔钱帮对方解了燃眉之急,这位老乡也连忙拿出早就写好的借条交给了朱之文,然后千恩万谢地离开了。

此后,又不断有乡亲来找朱之文借钱,借款的金额有几千几万的,而有的甚至高达十几万。

至于理由更是五花八门,有些人说要借钱治病、有些则要借钱开店,还有些人则是没什么理由,只是理直气壮地说一句“你都这么有钱了,借我一点也是轻轻松松嘛。”

朱之文虽然知道自己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但是朴实了一辈子的他实在不懂得拒绝。

而且他也很担心伤了父老乡亲的心,所以他还是把每一笔钱都借了出去,换来的则是几声千篇一律的感谢和越堆越厚的借条。

眼看着借钱的人越来越多,还钱的却寥寥无几,朱之文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有些心灰意冷的他决定举家搬离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家乡,换个地方重新开始生活。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村民们竟然死活不愿意他就此离开,至于原因嘛,倒不是因为舍不得朱之文。

村民们主要是觉得一旦“大衣哥”离开了,这个刚刚火起来的村子的人气也就不复存在了;另外,还有许多人想要继续向他借钱。

朱之文好说歹说,大家就是不让他离开,有些过激的村民甚至以要挖开朱家的祖坟来威胁。

饶是朱之文是个好脾气的老实人,面对这样的得寸进尺也终于忍无可忍了,他愤怒地将那叠雪花般的借条公之于众,让公众看清了他的委屈,也为这场闹剧画上了句号。

老话说“升米恩、斗米仇”,朱之文之所以慢慢“得罪”了家乡的父老,其实就是这句话的诠释。

善良、朴实、慷慨本身都是很好的品质,更加谈不上是什么错误,但是当人们在释放善意的时候,也应该看清楚对方是否值得。

有时候,面对贪得无厌,乃至于借钱不还的人,人们也不该一味隐忍,否则只能继续助长对方的贪欲,也让自己承受更多的委屈。

所以,还是建议大家把自己的热心、慷慨留给懂得感恩的人吧,这样才能让每一份善良不被辜负,才能让世界更加单纯和美好。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