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6

20次登春晚,却因8个字被索赔1亿退出舞台,如今郭冬临过得还好吗

娱乐天地2023-07-27 20:58:320

文/无言

回想往年,那些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春晚专业户,除了赵本山、宋丹丹等老一辈喜剧演员,还有哪些让你忘不掉的身影呢?

听到这个问题时,我脑中不由浮出了一道声音“竹板这么一打,是别的咱不夸……”

这个经典的春晚节目出自小品演员郭冬临与冯巩,仔细一想,郭冬临早些年几乎已经是春晚的钉子户了。

截至2017年,他参加的春晚已经有二十余次。

可也就是2017年,这个春晚的最大“钉子户”惨遭人生最大“滑铁卢”。

而事实是他仅仅是因为在在小品中的一句话,之后天价的索赔差点把他击垮。

20次登春晚,却因8个字被索赔1亿退出舞台。

从“春晚开心果”到如今的“人走茶凉”,当年的郭冬临到底在舞台上说了什么?

如今他过得还好吗?

记忆中的郭冬临,好像总是顶着一颗锃亮的光头,每每亮相在观众面前时,脸上都挂着憨厚的笑脸。

这个给全国观众带来不少欢笑与温暖的演员,好像总是乐呵呵的。

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这些笑容与乐观全都是从悲伤之中锻炼出来的。

1966年,郭冬临出生在了一个艺术世家,父母都是有很高文化水平的文艺工作者。

虽然这样的家庭氛围给他带来了艺术的熏陶,但同时也让他提前经历了很多的磨难。

在那时,文艺工作者的日子并不好过,他的父母因为时代问题被迫下岗,为了维持生计,也只能四处去打零工。

郭冬临的父母都是靠嘴皮子吃饭的,干不动太重的体力活,但为了养育家中的三个孩子,也只能咬牙坚持着。

可尽管如此,夫妻二人也没能让孩子们过上安稳的生活,年幼时的郭冬临记不清所有的事,只依稀记得自己小时候总是饿肚子。

这样的生活本就已经够糟的了,可上天好像对这一家人格外的残忍。

1971年,郭冬临刚满五岁,可郭父却在工作中不慎摔断了腿,只能待在家里静养。

家里所有的生活重担一下落在了郭冬临母亲一人的身上,为了养家糊口,郭母只好带着郭冬临的哥哥四处卖艺赚钱,养家糊口。

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并不如现在这般体面,能不能挣到钱,挣到多少钱这都全凭运气,据他回忆,那时候卖艺,赚到最多的就是那些看客的冷眼。

从刚会说话到能言善辩需要多久?

这个问题对于郭冬临来说很容易回答,用不了多久时间,只要经历够了磨难就可以。

那时郭冬临不到十岁,但却跟着母亲哥哥他们一同奔波着。

很多次躺在床上的父亲,看着回到家时嘴上还哼上戏曲的郭冬临,总是心中一紧,眼睛一酸。

有一次他没忍住,将郭冬临叫到了身边,对他说“以后千万不要走我的老路,不要再像我一样受这样的苦,要好好学习”。

或许所有孩子在年少时都听过类似的话,而郭冬临的选择其实也和很多叛逆期的孩子一样。

他表面应承了父亲的话,可心中却隐隐地有东西萌芽了。

自从1976年过后,社会上的秩序终于逐渐恢复正常,那一年,郭冬临已经十岁了,而他的父母否极泰来都恢复了工作。

郭冬临也终于告别了颠沛的卖艺生涯,终于踏上了去学校的路,好像一切都开始走向了正轨。

可少年的成长之路生来就是一场巨大的冒险。

或许是因为经历过那段苦难,又或许是真的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被耳濡目染爱上了艺术。

郭冬临在读书时几乎将绝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钻研艺术上。

不过对于此事,他对父母隐藏得很好,直到该考大学填报志愿时,郭冬临的父母才知道他想报考上海戏剧学院。

那近十年几乎是屈辱般的生活,让郭冬临的父母莫名对艺术产生了恐惧。

所以两人坚决反对他学习艺术,并且反对他碰一切和艺术沾边的东西,只想让他好好学习,找个稳定的工作,安安稳稳地度过这一生。

十年的磨难,压垮了日渐年迈的父母,但却并未压下浑身傲骨气的少年。

即便父母没有一人支持他,可郭冬临仍旧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上戏。

可和其他眼高手低的叛逆少年不一样,郭冬临没有空谈理想,高考分数出来后,他如愿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

九十年代时,郭冬临顺利从上戏毕业,但他的求学之路却还没有结束。

上戏那几年充实的大学生活,让郭冬临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究竟想追求什么样的演艺人生。

所以郭冬临从上戏毕业后,又成功考到了北京人艺,那时的他在里面做一个籍籍无名的话剧演员。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在同一时期,早已被人称为喜剧女王的宋丹丹也在北京人艺。

在北京人艺时,郭冬临总是勤勤恳恳的学习和表演,或许就是这份用功和这份专注。

很快,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到来。

1991年,他在老师的推荐下,进入了《编辑部的故事》剧组,并在其中扮演一个小角色。

虽然这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没有让他名声大噪,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编辑部的故事》中,有郭冬临的存在。

这样不起眼的经历也能称之为他人生的转折点吗?

是的,就连郭冬临自己当时都不知道,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有多大的助力。

在这部大火的《编辑部的故事》中,郭冬临成功在不少圈内人那里“混了个脸熟”。

也是在那时,很多人对这个长相颇具喜感的演员有了初步的印象。

九十年代,喜剧女王宋丹丹的爆火,让央视格外青睐北京人艺的学生,加上郭冬临在《编辑部的故事》中有着出色的表现。

所以,没过两年,央视便在1993年对郭冬临发出邀请,让他参演小品《市场速写》。

这是郭冬临第一次在这么大的舞台上演出,他很清楚,这种时候自己不能出现任何的失误,否则多年苦读,和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付出的那些努力就都要付诸东流了。

他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个机会对自己有多么重要,可是往往越刻意的东西,就越是会让人失望。

那一次,他的表现很差,差到根本不像是一个科班出身的学生一样。

如今回头去看郭冬临当年的表演,我们甚至可以点评那是他舞台生涯中表演最差的一次。

全程机械感满满,动作僵硬,几乎成了一个只会念台词的机器。

演出结束后,郭冬临一度自闭地独处了很久,当时不少人都担心他,会不会因为这次失误放弃梦想。

毕竟那可是央视的舞台。

但结果,郭冬临并没有因为这一次的不尽如人意选择自甘堕落,而是选择继续追求。

他后来索性辞去了北京人艺的工作,一心一意地钻研小品。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时隔两年后,他终于又等到了一个机会。

1995年,编剧王承友带着他打磨了多年的剧本《有事您说话》,找上了郭冬临。

剧本中的郭子,是一个爱吹牛,怕老婆但却要面子且很热心的市井人物。

看过剧本后,郭冬临当即眼前一亮,狠狠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在与王承友合作期间,郭冬临表现得十分自然,仿佛郭子就是他本人似的。

95年的春晚,郭冬临没有害怕,也没有紧张,他不再把这个东西当成展示自己成果的表演,而是真心想把快乐传递给观众,想把作品奉献给观众。

这一次,他成功了。

他凭借着《有事您说话》,将小品里那个市井人物“郭子”演得活灵活现,人们对他的好感也随之提升了很多。

也许是大学学习任务过于繁重,也许是他为了钻研小品费了很多脑筋,他那个时候已经成了地中海,但还不是光头。

春晚上的名人很多,外表独特对演员的影响绝对是巨大的,这决定了观众能否记住你。

2003年春晚,郭冬临第一次以光头的形象登上春晚。

他在《我和爸爸换角色》中饰演一个醉了酒的,在老师面前要面子,在儿子面前要威严的父亲角色。

别看他喝醉了酒,但实际上这个角色的内心是一个极其尊重老师的家长,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关心儿子的父亲。

剧情幽默又引人深思,毕竟这世上许多的父亲都是与他一般不善言辞,而郭冬临所演出了那种爱而说不出的感觉,一时间引起了很多父亲的共鸣。

光头的形象使其外表看起来很凶,但只要看了他的小品,大家便不难发现,他算是一个内心很柔软的一个汉子。

2003年,郭冬临终于将只属于他自己的独特形象和人设立了起来,而这个形象也渐渐地深入人心。

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他都以光头的形象示人,无论是在舞台,还是在他参与的广告上。

一时间,郭冬临火得一塌糊涂,尽管他本人是个十分低调的人,但他火的势头不可阻挡。

此后13年,郭冬临没有一次缺席央视春晚,巅峰时期的他在国内几乎无人不识。

可为何如此辉煌的人,近几年却名声低迷了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要从2017年找起,那一年郭冬临再次登上春晚舞台,这次他为观众奉献的作品是小品《取钱》。

该小品讲述的是他帮助一位大妈识破网络诈骗的故事,在给观众带来欢笑的同时,也提高一下大众的防诈骗意识。

这本来是一个集幽默和正能量为一体的优秀的作品。

可美中不足,就是因为这小品中的一句话,使得郭冬临一夜间被人从天堂打落到地狱,更让他深陷舆论风波。

只因骗子操着河南口音说了句“咦,中,你赶紧打钱吧”。

当时在网络上,有很多人跟风对河南地域黑,而参演此小品的几个演员都是用的普通话,唯独骗子一人用的河南话。

当时,很多人深受地域歧视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对于地域黑格外敏感。

也就是那时,有一位律师却盯上了这一句话,以小品《取钱》有地域黑之嫌,将郭冬临告上了法庭。

他代表所有河南人向郭冬临索赔,要求郭冬临赔偿河南人每人一元钱,当时河南有几乎一亿人口,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因为案件涉及所有河南人,该律师无法获得所有河南人的授权,因此,法庭驳回了诉讼。

尽管法院并没有立案,但这件事却成了郭冬临人生中无法磨灭的污点。

地域黑的事件愈演愈烈,甚至很多人开始对他口诛笔伐。

一时间,郭冬临因这件事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许多的品牌宣布与他解约。

后来《取钱》的编辑做出回应,小品中骗子的配音演员老家是山东的,与河南口音比较像,才造成了这样的坏影响。

很多人相信了,也渐渐地原谅了郭冬临,毕竟,他只是个参演的演员。

但是他已经丢掉的名气和事业却再也捡不回来了,2018年,这是他二十多年来第一次缺席春晚的舞台。

尽管后来他又登上了春晚,可再不复当年,甚至后来的表演和作品一年不如一年。

郭冬临深陷舆论风波后,再没有当年的意气风发,可也没有就此一蹶不振。

近几年,他抓住了短视频的发展浪潮,在抖音上注册了自己的账号“暖男先生”。

相比于网红粗糙的剧本和拙劣的演技,郭冬临这个专业人士一来到抖音就展现出来非常高的水平,并因此收获了大量的粉丝。

有人说他自降身价,明明是老艺术家,不去好好地在舞台上发光发热,却来到鱼龙混杂的抖音发展。

但是郭冬临的初衷就是为人们带来快乐,至于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用什么方式呈现给观众也没有那么重要。

相比那些没什么灵魂的变装视频,和大量无聊又同质的剧本,郭冬临团队的专业无疑是为全抖音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这有何不可呢?

舆论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可以轻轻松松地毁掉一个人。

因此,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只要追求的快乐是正当的,方式是合法的,我想,郭冬临老师有权力决定自己奉献自己作品的方式。

作为观众,享受作品,获得感悟就好。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