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

真人真事改编,这结局让我倒吸一口凉气

娱乐天地2023-04-20 16:09:350

波士顿,美国最古老的都市。

经济腾飞带动生活成本高企,压力之下,波士顿的犯罪率高过全美平均水平。

连年攀升的犯罪案件数量与低位徘徊的侦破效率引发全民恐慌。

一场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由波士顿而起,波及全美多个城市的连环杀人事件的凶手(们)依然逍遥法外。

60年后,世纪悬案被搬上荧幕,站在记者的视角,用纸媒新闻的严肃方式,诉说跌宕起伏的反社会故事——

《波士顿绞杀手》

1962年冬,一篇声称三名老年妇女被精神错乱者杀害的新闻报道,如惊雷般打破了波士顿的阴冷肃杀。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八卦横飞。

恐惧的人们涌向警局,警察招架无力。

死者1号伊达,被发现时躺在地板上。

双腿张开,中间夹着扫把,脚踝绑在椅子上,

丝袜在脖子上系成蝴蝶结,像圣诞礼物上的绸带。

死者2号海伦,血肉模糊地倒在床沿上。

双腿岔开,头朝地板。

一条尼龙丝袜紧紧系在脖子上,并在颈背打了双结。

死者3号安娜,丝袜缠绕在颈部。

仅从表面看不出来,翻转尸体后才发现装饰物般的蝴蝶结

警察都坦言凶手像变态。

独居、老年、女性,高度相似的死者特征。

脖颈、丝袜、蝴蝶结,鲜为人知的作案手法。

死前命途各异,死后同命相连。

舆论持续发酵,相似案件越来越多,受害者还包括年轻女孩们。

先是一名年轻女子在公寓中被勒死,母亲以泪洗面,悲痛不已。

随后,21岁的女大学生的尸体被室友发现,脖子上缠绕着蝴蝶结,生前多次被前男友骚扰。

再是24岁的女秘书死亡时怀有身孕,离过婚的老板被怀疑是孩子父亲……

民众的关注及媒体的刨根问底给了警方巨大的压力。

刑事案件上升到社会事件,乃至威胁到经济发展和公共安全。

恐慌情绪从波士顿,蔓延到纽约、剑桥、华盛顿。

“社会保护不了女性”、“为何不共享证据”的质疑甚嚣尘上。

不堪重负的警方迫切需要找出真凶。

此时,因强奸女性被关进精神病院的艾尔伯特·狄萨尔沃吸引了警方注意。

他伪装成模特星探敲开独居女性的家门,测量身材时谎称没带尺,与女性发生肢体接触。

作案手法和目标群体都与绞杀狂魔相似,精神状态异常再加上犯罪前科,对风口浪尖上的警察来说,没有比艾尔伯特更适合的嫌疑人了。

带着停止恶性事件的“特殊任务”,经验丰富美国警察约翰·博顿利将“疑罪从无”的执法标准抛之脑后,审讯中多次提出“A or B”的诱导性提问。

审讯秘密进行,没有旁听警员,没有书记官,仅有一盘磁带记录全程。

不久,一则勒杀事件停止的新闻刊登在波士顿大小报纸上,风波在所有人的期盼中宣告结束。

凶杀案因其血腥的属性天然切中人们的猎奇心理,媒体报道加深了大众的参与感。

人既可以带入受害者,又可以在侦探的角度推理案情。

前不久发生港岛名媛蔡天凤被杀案,因为涉及碎尸、烹煮等残忍情节,以及前夫现任的情感纠纷,轰动两岸三地,女性自我保护议题热度空前。

更早的吴谢宇弑母案,触碰到东亚社会最敏感的母子关系,加上吴谢宇顶着北大学霸的光环,曝光之后网友化身福尔摩斯,推测各种可能性。

电影《波士顿绞杀手》是以报社女记者洛丽塔的视角叙述的。

一方面,和普通民众相比,记者获取权威信息的渠道更广。

影片中,洛丽塔能以记者的身份从警察手中套取情报,也可以查阅司法档案。

另一方面,记者撰写的新闻报道具有引导舆论风向的威力,因此掌握尺度和底线至关重要。

就恶性凶杀案而言,如果隐匿新闻粉饰太平,就无法提高民众自我保护的警觉意识;

如果曝光过多的细节,则有可能诱发潜在犯罪者的模仿行为。

受害者从3位发展到最终的13位,从老年独居妇女遍及各年龄层,不排除潜在杀人者看新闻的刻意模仿。

记者之外,“女性”也是电影叙事关键因素。

首先,女性更愿意共情女性,这也是洛丽塔注意到最初三起凶杀案的原因。

其次,女性对异常情况的感知更敏锐,事件平息是警方乐见的结果,却无法令自始至终追踪案件的洛丽塔安心。

犯罪心理学经典理论认为,杀人者的作案模式通常来自多年形成的心灵创伤。

犯罪目标从老年人转向年轻人的现象基本不可能出现。

也就是说,凶手不止一位。

她不停追问熟悉的探长,得知艾尔伯特可能并不是所有杀人案的凶手。

原来,急着息事宁人的警察在审讯中步步紧逼,招架无力的艾尔伯特承认所有犯罪事实。

吊诡的是,虽然艾尔伯特在程序上招供,检方却仅就强奸女性的罪名提告,只字不提绞杀案。

没有人希望事情影响越来越大,警察、同事、报社主编都在劝洛丽塔放弃追查。

这时一通电话燃起了她的斗志。

密歇根州安娜堡附近发生六起凶杀案,作案手法与波士顿绞杀案一致。

她不顾丈夫的反对,火速赶往案发地,面见警察查阅卷宗。

警方收到了来自波士顿的举报,声称丹尼尔是多起绞杀案的真凶,举报人是精神科的罗比医生。

在偶然翻报纸的过程中,洛丽塔锁定了丹尼尔,波士顿案中死亡女大学生的前男友,此刻正在安娜堡。

可怕的巧合发生了,艾尔伯特和丹尼尔曾是同一间精神病院的病友。

早在艾尔伯特招供前,丹尼尔反复训练他,让他对所有关于绞杀案的新闻报道烂熟于心。

由于强奸案难逃无期徒刑的艾尔伯特自然不会白白揽下所有罪名。

在丹尼尔和另一位病友的运作下,只要艾尔伯特认罪,律师贝利就可以帮助他出一本《波士顿绞杀手》的书,每人酬劳1万美金。

袭击数百名年轻女性的惯犯艾尔伯特在狱中被杀害,他没有收到一分钱酬劳。

因证据不足,丹尼尔没有被指控谋杀。

2013年,DNA证明艾尔伯特与第13起谋杀案有关,另外12起至今仍未侦破。

波士顿绞杀案深远影响在于警示——

有艾尔伯特、丹尼尔这类人存在,人们永远活在安全的环境中;

媒体对单一案件的大肆报道给了潜在凶手掩护,杀害他们厌烦的人;

绞杀恶魔来到人间,如幽灵般游荡。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