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7

一部关于黄家正的纪实电影《音乐人生》,借其经历折射社会价值观

娱乐天地2023-05-07 18:48:220

人独处的时候,常常有音乐相伴,所以有人说音乐是语言终结的地方。

音乐里有涓涓细流,也有波澜壮阔。不要以为音乐家幸福无比,名利兼得,恰恰是创造音乐的人,有时自己却命运多舛。像作曲家贝多芬、巴赫、肖邦等,还有能让听众成为“节奏的奴隶”的杰克逊、列依、邓丽君等。

而纪实电影《音乐人生》的主角黄家正也是如此。

《音乐人生》,由张经纬导演。

无法想象出一部记录音乐神童成长经历的纪录片,拍得像故事片那样好看,有时间跨度,前后拍摄6年;有情节,音乐神童黄家正在学琴生活压抑,音乐人生并不快乐。

听说这部纪录片前后期仅花了20万元人民币。在香港院线上映票房很好,居然挣了一百多万元,算是纪录片的奇迹了。

《音乐人生》的标志性成就,是一举拿下2009年度台湾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最佳剪辑、最佳音效三个奖项,足以见得这部影片的分量。

从2002年到2008年,《音乐人生》拍摄时间长达6年,仅从影片的名字,会让人以为讲一个音乐人生活的纪录片,其实故事的主人也才17岁。

黄家正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富裕家庭,爸爸是医生。像许多残酷的家长一样,他让孩子学艺练琴。而家正在音乐上是有天赋的,11岁时赢得香港校际音乐节钢琴组大奖,并受捷克专业乐团邀请录制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

片中就有张经纬当时在捷克跟随记录的影像

时光匆匆,黄家正又一次面对镜头时,已经是17岁的帅气少年了,就读于香港的精英名校拔萃书院,是学校乐团的指挥,并代表学校夺得了香港学生音乐节的第一名。

黄家正钢琴和小提琴都很出色,外表讨人喜欢。在学校排练室,与同学相处中,他少年老成,恃才傲物,甚至不可一世,完全是一名出色指挥家的做派;但独自面对镜头时,他内心孤独,若有所思,并且有对人生终极目标的独特见解。

从儿童到少年,6年的跨度并不大,影片中的家正仿佛已经老去,是什么原因让这个17岁的少年如此沧桑?求解答案之心,让这部纪录片就显得格外好看了。

因为内心世界的深人探索,要比一个表面上早慧的神童成才故事来得更精彩,像现在频频出现在许多盛大晚会的“钢琴王子”,总给人橱窗里模特的感觉。

毫无疑问,懂音乐的张经纬导演,与音乐天才黄家正一定从音乐的旋律中感悟到了什么东西,那是平常人无法到达的生命体验。

片中,音乐成为时钟上的分针,家正也慢慢长大,几乎全是贝多芬、舒曼、肖邦、拉赫玛尼诺夫的代表旋律、上扬时成长,低沉时艰难,跳跃间进步,颤音里沉思……音乐成就了黄家正,音乐又令年幼的音乐神童与生活、同伴、父亲产生了隔膜。

“音乐人生”,是音乐造就了黄家正与同龄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一部关于黄家正的纪实电影《音乐人生》,借其经历折射社会价值观。

黄家正从小到大,身边的老师,兄妹、伙伴,乃至他的父亲,对音乐的不同理解,深深地刺激甚至伤害了他。

像母亲一样手把手教他弹琴的罗乃新老师,推崇弹琴是为了荣耀神,教他琴键时“想象彩虹、丝带、湖水、音乐盒,捕捉休止符”;他的哥哥家立、妹妹家瑶只把音乐当做自己的爱好;和家正一起训练的伙伴,个个家庭殷实,弹琴是为了荣耀自己,将来的梦想大多是成为实业家;固执求赢的父亲,让家正练琴只为比赛和考试,这让小家正一度非常憎恨音乐。

相反,黄家正对音乐的理解却心如止水,成名获奖都不重要,他的梦想只属于音乐,他要享受音乐。

成长与人格形成有共振现象,何况在家正身上有音乐相伴。

他采取的反叛姿态,恰恰印证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观点一人格理论学说。

阿德勒认为,一个正常的孩子,就会受到向上发展的冲动的支配,这种冲动会刺激他的身心成长。自然已经把他标志出来,要他为征服而奋斗。但父亲的过度惩罚或滥教所导致的压抑感觉,使得孩子因为痛苦或精疲力竭而采取反对的态度。

抛开才艺,仅就黄家正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已显天才之见。《音乐人生》的主题蕴涵之深,可见导演张经纬的慧眼独具。

黄家正是一个天才,音乐即他的灵魂。他天真地认为,世人如果都懂音乐,就不会有战争。也许,上天赋予他非凡的才能,就注定要承担更多的苦和责任。

显然黄家正的境遇,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原来你并不快乐,不快乐的不止你一个,在光鲜的外表下面,许多人的命运其实都是相似的。纪录片《音乐人生》里,大多期盼孩子成龙成凤的家长绝对可以找到模糊的自己。

从某种角度来说,张经纬导演的《音乐人生》充满了戏剧性,很好看,院线上映还赚了钱,纪录片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

《音乐人生》采用了开放式的叙事方式,目的是让不同观众观后会有不同的答案。《音乐人生》反射出一些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尤其是孩子与成人社会价值观的碰撞,大人比孩子也许更无知。《音乐人生》流淌出人文与社会关怀的气息,让民众感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