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2

一部体现美国价值观的纪录片,导演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展开故事

娱乐天地2023-05-07 18:24:400

热爱自己的国家,是一个人的基本价值观。

上世纪80年代,香港歌手张明敏就用“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几个字,唱出了中国人自己对国家的认同感。那个年代,人都非常单纯,激情四射。美国在1776年建国,距今才230多年,比起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要短许多。

但是,美国在标榜自己国家的历史与价值观方面,显然办法很多,艺术制作水准也不低。

目前,美国在用好莱坞大片、NBA篮球赛、可口可乐、麦当劳等等,向世界宣传国家历史和他们的价值观,而纪录片电影《美国:我们的故事》正是一部体现美国价值观的纪录片。

价值观,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从分类而言,道德、自然、社会、民族、国际等均属此范畴。

历史是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动不动就拿历史来说事,是惯用的方法。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有过几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取得了成功,像周兵的《故宫》、《敦煌》,金铁木的《大明宫》。2010年4月,美国历史频道在周日,用季播方式,推出了一部用娱乐包装的纪录片《美国:我们的故事》。这部史诗性的电影完美展现了属于美国人的价值感。

这部纪录片为何影响力这么大?除了巨大的投资,娱乐化的讲述手法,对历史细节的梳理到位,加之竭尽全力的煽情笔法,构成了影片成功的基本要素。

片中历史重现的演员就达1600多名,纪录片行业,一直对情景重现存在争议,焦点是扮演重现模糊了历史的真实性。

《美国:我们的故事》采取的依旧是三维动画加上旁白叙述,情景重现,嘉宾评论三种传统的纪录片叙事方法。

但是,旧瓶中的历史,换了包装一新的现代语汇,于是,纪录片真实可信的特质,令美国观众更接近了他们心目中的历史。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在白宫椭圆形的领导人办公室内,在美国国旗的背景中,胸前佩戴醒目国旗徽章的奥巴马为该片做了一个特殊的开篇推荐词,有400余字,近2分钟时间。

奥巴马为一部纪录片做广告宣传,足以见得这部影片的分量。推荐完全美式语言措词,文句独特。

纪录片的故事从英国人登陆美洲大陆开始说起,紧接着出场的嘉宾个个身份显赫、包括前国防部长鲍威尔,纽约市长朱利安尼,著名影星道格拉斯、斯特里普,NBC新闻主播威廉姆斯、布罗考等。

还有军方人士、学者、作家、体育明星等许多气质口才俱佳的人物登场。镜头中侃侃而谈的人物肤色各异,白人、黑人、亚裔黄种人,好一个“团结起来一家人”的盛世画面。

一部体现美国价值观的纪录片,导演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展开故事。

用近12个小时的容量讲述美国历史,其实并非易事。《美国:我们的故事》片头不到30秒,仅用15个左右的镜头概括了全篇。

沿着海岸征服美洲的先驱者,奋起反抗的独立战争,艰难西进的大军,南北战争的血雨腥风,纽约地标自由女神雕像的矗立过程,深入人腹地的建设大潮。

以钢铁为先导的城市化建设,石油井喷后带来的城市繁荣,二战烽火中勇敢冲锋的战士背影,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场景……

整部电影最有意思的部分是导演选择故事的角度及表达方法,即如何讲述故事。

有关城市崛起和经济繁荣的话题,应该是观众关注这部纪录片的重点所在,影片做得巧妙到位。

第7集《城市》,说了卡内基用巨炉冶炼出钢铁,从此解决了高楼大量使用钢材的问题;爱迪生发明了灯泡令城市光明无限;普利策促进自由女神落户纽约,成了纽约地标。

微观到看似一场事故的火灾,其中也寓有导演的眼光独具。1911年3月25日,坐落于纽约市的一幢高层楼房八楼的一场火灾,居然让美国50个州多了一项规定。

这一天,生产线上有260名女工工作,大多是十几岁的小姑娘。一根无意间扔进废布桶里的火柴或烟头,引燃了大火,火势迅速蔓延,消防设施形同虚设。

无水,工人们想逃离。但通道设计狭窄,赶到的消防队梯子仍不够高。半个小时,火灭了,146人葬身火海。影片解说词说它是“纽约历史上死伤最惨的工作场所事故”。

灾难有时以不同的方式在另一个地方重演,2010年11月15日,上海一幢28层的高楼也发生了类似的火灾,火往上燃烧,无法救援,58人罹难。

100年前的纽约火灾,或许不全是恶果,悲剧引发的变革杜绝了更多的火灾。

国家开始实施新的限制措施,全社会掀起了一场如何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的大讨论,工会要求管理方担负起保护工人生命安全的责任。

全美50个州现行的《生命安全守则》就直接源于这次火灾。有了更为细致周到且更人性化的规定,如公共场所的门必须向外打开,必须多设一个出口,屋内必须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当观看过全片以后,你会钦佩这部纪录片导演团队的历史归纳、梳理能力,特别是具体事件后的数字计算、加以形象化的表述方法,它传递给观众的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美国建国实属不易,很多人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巨大代价。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